201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,尤其在贸易摩擦,知识产权,芯片进口,国内国际大环境等各个领域的问题!今天小编就来说道下芯片和高端激光智能装备方面的问题!
2018-2023年中国集成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明,截至2017年10月底,中国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11908亿人民币,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.6%。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仅为6078亿,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。中国芯片进口数据分析,2017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13000亿元。且判断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领域的逐步成熟,未来数年国内芯片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。
我国由于起步晚等多方面的原因,目前与世界顶尖芯片设计的差距明显。此外,在芯片面积控制、功耗控制、处理速度等指标上,中国芯片企业与国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。而如果要研发完全自主创新的芯片,势必要避开国外公司所拥有的集成电路知识产权,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创新的芯片设计等一系列环节,这对起步晚、投资少、研发力量薄弱的中国芯片产业而言,国产化难度极大。
中国芯片自给率却很低,甚至远低于石油。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能仅为全球的10%左右,供需关系明显失衡。据中国芯片进口数据分析,中国本土公司芯片需求与供应额绝对量正持续扩大,2016年中国公司仅能满足本土芯片需求的17%,2016年能满足27%的需求;到2019年预计只能满足25%左右的需求。
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200亿美元,全球54%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,但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占10%。全球77%的手机是中国制造,但其中不到3%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。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,不仅每年进口需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,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,是第一大进口商品。而且,受制于人的技术设备直接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。
前几天小编采访了深圳市韵腾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总!在聊到激光领域发展的问题时,这位北方大汉沉思了!作为一个激光创业人,作为激光领域先行者,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企业问题,而是一个行业,一个民族的掐脖子瓶颈!
在国家大力提倡工业4.0,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,中国的工业水平,生产制造能力都在突飞猛进,在产业环节中,激光焊接技术,激光切割技术,激光标识系统集成等方面起到了不带替代的作用。
激光焊接领域重点:汽车结构全自动无缝焊接,火箭平行焊接,工业电池蓄能焊接,3C 白色家电等领域。
激光切割领域重点:精密飞秒 皮秒切割,玻璃太阳能产品精密切割,蓝宝石切割,工业五金异型切割等领域
激光标识标刻领域:数控显示,触控蚀刻,晶圆半导体标刻,防伪,二维码可追溯,五金塑胶等领域及其医疗行业!
可以说工业激光设备已经无形的参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,无处不在,也离不开!
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
截止2018年11月中国激光器进口额约1800亿美元,比2017年同比增长5.1%,中国国内激光装备分解到激光器总市场值为2500亿美元,将近80%的进口额,我们在来看看主流激光器厂商:德国IPG,英国SPI,美国香干/光谱物理,通快,以色列光纤等等,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都有华人身影或者股东!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这么多华人不来中国创业呢?国内形势,创业环境不是很好吗?而且在中国本土生产在企业成本,政策支持方面都有利无弊啊!
两个字回答:芯片!!!
由于国产半导体晶圆纯度不高,高精度半导体受国外技术垄断(国内企业人家不卖给你),尤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国人设置了大量门槛,用通俗的话讲,就是我们好不容易设计出来一个产品或者防止出来一个产品,人家一看,对不起:外观和别人的差不多,功能差不多,结构差不多,你侵权了,要不赔钱和解,要不就上法庭!要设计一个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,功能质量一样的产品何等的困难啊,半导体设计制作方面中国人落后了10年。可喜的是国内也有一大批实业家也在发展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了,并且效果不错,其中以:展讯,中国芯,阿里达摩院等为代表!让我们一起期待吧。
不过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,在2020全面脱贫的关键时刻点,我们更应该树立信心,团结一致,做好本身工作,小步快跑,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一切都会有的。